六国论中六国破灭的原因 原文 六国论中六国破灭的原因的句子

六国论中六国破灭的原因

六国之所以灭亡,不在于它们的武器不锐利,也不在于它们仗打得不好,而是在于他们一味地拿土地作为贿赂,向秦国乞求和平。六国的失败,还在于政治上保守,因循守旧,不重视改革,不能坚持“合纵”政策去对付秦国的“连横”政策,被秦国远交近攻的手段各个击破。

苏洵观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延伸阅读

六国破灭出自哪里

六国破灭出自《六国论》。原文是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战不善,弊在赂秦。解释:六国的灭亡,并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得不好,弊端在于用土地来贿赂秦国

苏辙写的《六国论》中作者认为六国破灭的原因是什么

苏辙认为山东六国没有远略,“背盟败约”,互相残杀,从而导致了最后的灭亡.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籍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如此,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六国传原文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六国破灭的破灭是什么意思

毁灭;灭亡;消灭。

《墨子·所染》:“此六君者,所染不当,故国家残亡,身为刑戮,宗庙破灭,絶无后类。”《淮南子·天文训》:“以保畜养,万物蕃昌;以困举事,破灭死亡。” 南朝 宋 鲍照 《建除诗》:“破灭 西零国 ,生虏 郅支王 。” 宋 岳飞 《奏乞进屯淮甸札子》:“唯是 淮甸 迫近行在,臣愿提全军进屯,万一番伪窃伺,臣当竭力奋击,期於破灭。”

六国论中六国灭亡的原因

根据《六国论》的观点,六国之所以灭亡,在于六国没有团结起来反抗暴秦,使得秦国各个击破,一统天下。

《六国论》的作者是苏洵,就是著名的苏东坡的父亲,“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生活在北宋王朝。而北宋一朝,抑武崇文,对外妥协,从“澶渊之盟”到亡国,无一例外是花钱买平安。这种国策受到正直的文人士大夫的反对。

但是“秀才造反,三年不成”,文人只能发发牢骚,真正打仗,还得是武将。而宋朝的武将受到压抑,在朝堂之上几乎没有发言权。所以抗击外敌,基本上停留在文人的纸上。

苏洵这一篇文章,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所作。他以强秦比喻少数民族政权(从时间来看,当时对北宋威胁最大的,应该是辽),以六国比喻北宋内部,以秦灭六国来警示当权者,希望宋室能够团结抗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