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定桥的历史演变过程 泸定桥的历史演变简介

泸定桥的历史演变

泸定桥长103米,宽3米,由13根铁链和铁链上铺的木板组成,铁链左右两边各2根为扶手,底下并排9根,全桥铁件重40余吨。

一统河山

相传泸定桥始建于1705年,历时一年建成,是为康熙帝统一中国后,为加强川藏地区的文化经济交流而御批修建的,并在桥头立御牌,碑文正文为“泸定桥”,横批为“一统河山”。从此,泸定桥成为四川入藏的重要通道和军事要津,泸定县也因此得名。

“大渡桥横铁索寒”

红军长征期间在甘孜藏区活动时间长达15个月。“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这是毛泽东《七律?长征》对于金沙江和大渡河这两大天险的生动描写。

1935年5月29日,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经这里,以22位勇士为先导的突击队,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在被已经拆除了80余米桥板的铁索桥上匍匐前进,一举消灭桥头守卫,并与东岸部队合围占领了泸定桥。“飞夺泸定桥”,打开了红军长征北上抗日的通道,使之成为中国共产党重要的历史纪念地。

今日泸定桥

作为茶马古道上的重要枢纽和飞夺泸定桥战役的核心地,泸定桥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和红色文化底蕴,对研究中国革命史、边疆发展史、藏区社会史等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2016年12月,泸定桥景区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今天,人们走在铺满桥板的泸定桥上,尚觉得摇摇晃晃惊险无比,不禁感念于当年22位勇士的慷慨和无畏,愈发珍惜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为我们换来的安宁生活。

延伸阅读

飞夺泸定桥中的场面描写有哪些

当时百余米的泸定桥已被敌人拆去了约八十余米的桥板,并以机枪、炮兵各一连于东桥头高地组成密集火力,严密地封锁着泸定桥桥面。

中午,红四团在沙坝天主教堂内召开全团干部会议,进行战斗动员,组织了由连长廖大珠、指导员王海云率领的23名夺桥突击队。下午四点,23名勇士冒着枪林弹雨爬着光溜溜的铁索链向东桥头猛扑。

三名战士在王友才的率领下,紧跟在后,背着枪,一手抱木板,一手抓着铁链,边前进边铺桥板。当勇士们爬到桥中间时,敌人在东桥头放起大火、妄图以烈火阻击红军夺桥。

勇士们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烈焰,高喊“同志们,这是胜利的最后关头,鼓足勇气,冲过去!莫怕火,冲呀!敌人垮了,冲呀!”廖大珠一跃而起踏上桥板,扑向东桥头,勇士们紧跟着也冲了上来,抽出马刀,与敌人展开白刃战。

飞夺泸定桥是怎样扑灭火的

当时百余米的泸定桥已被敌人拆去了约八十余米的桥板,并以机枪、炮兵各于大渡河连于东桥头高地组成密集火力,严密地封锁着泸定桥桥面。

中午,红四团在沙坝天主教堂内召开全团干部会议,进行战斗动员,组织了由连长廖大珠、指导员王海云率领的23名夺桥突击队。下午四点,23名勇士冒着枪林弹雨爬着光溜溜的铁索链向东桥头猛扑。

三名战士在王友才的率领下,紧跟在后,背着枪,一手抱木板,一手抓着铁链,边前进边铺桥板。

当勇士们爬到桥中间时,敌人在东桥头放起大火、妄图以烈火阻击红军夺桥。

勇士们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烈焰,高喊“同志们,这是胜利的最后关头,鼓足勇气,冲过去!莫怕火,冲呀!敌人垮了,冲呀!”

廖大珠一跃而起踏上桥板,扑向东桥头,勇士们紧跟着也冲了上来,抽出马刀,与敌人展开白刃战。

此时政委杨成武率领队伍冲过东桥头,打退了敌人的反扑,占领了泸定城,迅速扑灭了桥头大火。整个战斗仅用了两个小时,便奇绝惊险地飞夺了泸定桥,粉碎了蒋介石南追北堵欲把借助大渡河天险将红军变成第二个石达开的美梦。

泸定故事

16年夏天因感情受挫在成都独自报青年旅游团去了泸定,陌生的团友,心里的惆怅,到了泸定,踏上桥的一刹那,一个个英勇的战士浮现眼前,突然感觉自己今天生活好幸福,同行的团友也是热情万分的帮我拍照,所有的不快在旅游途中烟消云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