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旋在子夜(当我们凯旋归来的时候——再看《凯旋在子夜》感怀)

凯旋在子夜
 三十一前,我担任老山防御部队414团1营3连指导员。正当我们完成老山作战任务准备整装凯旋的时候,恰逢电视连续剧《凯旋在子夜》在战地拍摄。遵照上级指示,我连参加了剧中部队凯旋车队等部分镜头的拍摄。时隔多年,当我们再次从《英雄旗帜》微信公众号中看到这部电视剧时,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片中那一个个真实的战争场景一幕幕出现在我的脑海中,勾起了我那段难以忘怀的往事。 想当年,正是风华正茂,青春灿烂的年华,我崇尚英雄,敬佩英雄,经常在报刊上和收音机里阅读和倾听自卫还击战中的英雄事迹,用英雄们的忠心保国,英勇顽强,勇于流血牺牲的精神,鞭策自己,鼓励自己。当时我的内心也一直涌动一种激情,常常在想,如果有一天,我要上了战场,也决不辜负祖国和人民的期望,也一定会像前线的英雄和勇士们一样,英勇杀敌,用鲜血和生命保卫我们伟大的祖国,用切身行动履行一个当代军人的职责和使命。
真没想到,这一天终于来了,那是1985年1月我部接到中央军委命令,奉命到云南老山前线参加轮战训练任务,一时间,我心潮起浮,热血沸腾,这可是祖国和人民考验我们的时候了,也正是我们军人,用自己实践来书写军旅生涯中最壮丽辉煌一页的时刻。于是,我用自己的热情和激情积极组织开展了连队的参战动员和教育活动。    
1985年7月时任指导员姚庆和在连队进行战前动员
1985年3月21日,随着一声嘹亮的进军号声,我连全体官兵满怀参战保国、杀敌立功的激情,意气奋发,斗志昂扬地开赴云南老山前线。
1985年4月25日三连战前合影
三连一排战前合影
三连二排战前合影
三连三排战前合影
三连炮兵班战前合影
在历时十天的征途中,我们一路行军一路歌,全连上下精神振奋,士气高昂,纪律严明,圆满地完成了赴滇开进任务,被团授予“赴滇开进模范连”荣誉称号。从3月底部队到达集结地域后,就开始了紧张的战前教育和临战训练,在几个月的战前教育和临战训练中,我们针对亚热带山岳丛林作战的特点,积极备战,全连官兵勇于吃苦,不怕疲劳,摸爬滚打,有时一天要连续翻越五、六座山峰,大家只有一个念头:“练为战!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与此同时,为了进一步增强官兵们敢打硬拼的信心和勇气,连队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思想教育和动员活动,有效地提高大家敢打必胜的信心和决心,全连官兵人人都向党支部写了请战书和决心书,个个都请求连队把最艰巨、最危险的任务交给自己,多数同志为了争取到艰巨任务而写出了血书,以表达自己不怕流血牺牲的勇气和决心。
战前三连每个人都写下了决心书
每个人都写下了誓言
三连官兵上阵地前在国旗上写下自己的名字(原载于当年《解放军报》)
在这面国旗上签名的战士有五位长眠南疆
有时为了把最艰巨任务争到手,排与排之间,班与班之间,人与人之间,争的面红耳赤,互不相让(连队当时的表决心大会实况录音我至今还保留着)。  
1985年的8月,战斗的时刻终于到来了,8月5日凌晨3时我连奉命接防老山前沿战斗最频繁、最激烈,环境最艰苦,后勤保障最困难的那拉口阵地,我连坚守的四个高地,有33个哨位(猫耳洞),其中有两个高地的哨位与敌犬牙交错,距敌最近的猫耳洞只有七、八米远,并且我方阵地三面受敌,可以说是易攻难守。整个阵地,每天都要承受敌人上百发炮弹的轰击,阵地表面的树木和植被已不复存在,简直就是一片焦土。
三连坚守在战区战斗最激烈的那拉口前沿阵地上
阵地已被炮火炸成了“采石场”,战友们就在石头缝里日夜坚守着
由于阵地前出,通往前沿阵地的军工路,道道都是敌人的炮火封锁线,真可谓山是燃烧的山,路是血铺成的路,为了前沿哨位上战友们的生存和战斗需要,军工战友们每次都要冒着生命危险前送弹药、供水和给养,经常有战友为前运物资和后送伤员而负伤或牺牲在这条通路上,有时一但遇上炮火封锁和战斗激烈时,前沿的战友们几天都喝不上一口水,更何况食物的缺失,官兵们的饥苦可想而知……
艰险的供给保障路

抢运伤员
左图:1985年8月31日时任指导员姚庆和与连长孙喜发在168高地指挥所;右图:1985年10月时任指导员姚庆和与排长王东山在166高地

前线掠影
前沿阵地阴暗、潮湿的猫耳洞,给官兵们的长期坚守和生存带来难以想象的困难,晴天,石头被阳光晒的烫手,猫耳洞里象蒸笼一样闷热难熬,雨天,洞内又漏雨水又潮湿,狭小的洞穴,坐着直不起腰,趟着伸不开腿,许多战士由于长时间在这样的猫耳洞里,出现腿部和裆部严重的溃烂,引起难以忍受的骚痒和疼痛。

当年《解放军报》发表的部分战场实拍
就是在这样极其险恶的环境下,我们连全体官兵,以“为祖国而战光荣,为祖国而战必胜”的坚定信念和“宁可自己鲜血流,不叫祖国寸土丢”的顽强意志,团结一致,同仇敌慨,英勇奋战;以“祖国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英勇顽强、不怕流血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忍苦作战,顽强拼搏,连续坚守阵地108个昼夜,打退了敌人班、排、连规模的一百多次的偷袭和进攻,全连毙敌一百多人,伤敌八十多人,以小的代价夺取了大的胜利,牢牢地守住了阵地,做到了寸土未丢。战后我连被军区授予“坚守英雄连”荣誉称号。 

1985年11月三连撤下阵地时许多战士的身上只剩下一个短裤,有的战士身上穿的是用修工事的编织袋制作的“衣服”
三个见习排长王树军(左)、胡国桥(中)、冯国华(右)在路边的泉水中洗了澡换上了“军装”
姚庆和(前排右三)和战友们最后一批撤下阵地【这是后来找到的三连最后一批撤下那拉口阵地时战友们告别战场时的照片(时任解放军画报社记者洛飞拍摄,选自洛飞著的《怪圈》一书)】
难得一见的彩照。这张照片是洛飞记者的战地经典作品,已成为珍贵的历史记忆(选自1989年成都军区政治部战旗报社编辑,长城出版社出版的《老山颂》)

老山“坚守英雄连”胜利凯旋
1986年5月20日,当我们满怀胜利的豪情,载誉而归时,受到祖国和人民的热烈欢迎和拥戴。此时,《凯旋在子夜》这部电视剧也已拍摄完成,即将在全国播出。

虽然我们是胜利凯旋而归,尽管欢迎的场面又是那样隆重、热烈,人们似乎都沉浸在一片喜庆欢乐的海洋之中,但是,我的心情总是与众难同,有时会愈发感到沉重。因为我在想,这胜利是战友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我们是活着回来了,可是我们的战友李光珂、刘文平、张建业、张玉贵、王建军,还有李恒亮、张向东等配属我连作战的战友,却永远地离开了我们,留在了祖国的西南边陲,还有数十位战友身上留下了永久的伤残。
再见了战友!再见吧战友,我们永远怀念你!我们“坚守英雄连”的旗帜上永远书写着你们的名字,共和国的土壤里永远渗透着你们的爱,共和国的旗帜上飘洒着你们血染的风采!   
《凯旋在子夜》发生在昨天,但今天、明天,我们都不会忘记,当年在祖国的南疆,曾发生过一场战争。胜利是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凯旋的背后凝聚着勇士们的牺牲与奉献。那场战争,已经成为历史,烈士们再也不会醒来,肢残的伤员再也无法恢复健康的身躯。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如今,战友们虽已都年过半百,但战场上结成的生死情谊和伟大的精神永远留在心底。当我们再次回望“凯旋”的时候,更加怀念长眠南疆的战友,更加怀念那火热的青春芳华。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仍将坚守心中那座神圣的老山,誓死捍卫边关将士与边疆各族人民在炮火硝烟的战场上共同铸就的老山精神。
我相信:正义必胜,坚守民族精神高地的勇士们必将再次迎来新的凯旋。
延伸阅读:
1、惟有英雄壮士在,敌人休想侵边关
2、《凯旋在子夜》电视剧体现的革命英雄主义和理解万岁精神,与那个时代相契合
3、凯旋在子夜(4—6集)
4、《凯旋在子夜》部分读者观后留言及(7—9集)
5、十二位参战老兵与泰安八千多学子同唱英雄赞歌
6、创造老山精神的人们
【图片来源:三连战友 编辑整理:刘静  胡凯 大湖 鲁亚楠 】
《英雄旗帜》高举中国英雄的旗帜,高唱时代英雄的赞歌。“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讲述英雄故事,维护英雄形象。欢迎投稿。邮箱:hgqsanya@163.com  

凯旋在子夜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