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东钱湖(宁波东钱湖畔的古村!人少景美还免费,依山傍水仿佛世外桃源)

宁波东钱湖

上个月,
宁波人期待已久的4号线开通,
串起了慈城和东钱湖两大旅游胜地,
激发了不少市民前去东钱湖游玩热情。
在东钱湖,
藏着许多遗世独立的古村,
那是散落在湖边的一片片“世外桃源”,
为东钱湖增色了不少。

古村分布图

让我们一起走近它们,
开启尘封在老一辈人记忆中的故事匣子,
寻找那种似乎是被遗忘了的美好。
01韩岭村

韩岭村以老街闻名,老街以市闻名。当年王安石治鄞重建湖界,韩岭村已形成逢五、逢十的定期集市,那如节日般的胜景在偃息了多年之后依旧深深地萦绕在韩岭老人们的记忆里,九曲如练的街巷里弄,古井、古桥无不映刻着岁月的风雨侵蚀和历史留下的踪迹。

02绿野村

进入绿野村,首先看到的是新建的牌楼,进入村内,看到的是一个普通的山村,没有那些高大的马头墙,也没有雕刻精美的台门,但这里却是南宋时“一门三宰相,四世两封王,五尚书,七十二进士”的史氏家族的发迹地。

东钱湖绿野村属于十里四香景区洋山村、西村、东村、绿野四个生态人文村之一。绿野村有个历史人物,名叫史诏,以孝行闻名乡里,后人称其为“八行公”,后被追封为太师、越国公。史诏之孙史浩、重孙史弥远、四代孙史嵩之都成为南宋的丞相,史浩父子又都追封为会稽郡王,成为“一门三丞相、四世两封王”的历史佳话。

03下水村

下水村,旧称下水河头,位于宁波市鄞州区东钱湖东岸,它以千年中街为界,分为东村和西村两个行政村。与绿野村相邻,也属四明史氏发迹地。

由于东、西二村地处环湖东路和韩天线的交汇处,有三条晶莹碧透之溪水汇入三江口,注入东钱湖,历代文人又称其为“雅水”。由于极好的地理位置,三溪汇聚:下水溪、南岙溪、大慈溪。形成一水湿地,即“下水滩”,滩外的湖域即为朴树湾,也是东钱湖最大的湖湾,位于二灵山与虾公岛之间。

04洋山村

从东钱湖的“十里四香”沿一条小公路,向东南方再行八九里,一路上小溪相伴,行到“山穷水尽”处,山坡下一个小村——那就是洋山村了。

洋山村又名洋山岙,相传北宋中叶,有杨姓在此落户,因地处山岙。位于东钱湖镇,东靠大嵩岭,南依福泉山望海峰,西与绿野村接壤,北通东吴镇周家岙,韩天公路从村口而过。村庄座北朝南,三面靠山,是三溪(即门坑溪、大嵩岭溪、后坑溪)汇集的一块风水宝地。三溪似三条银龙,有“三龙护珠”之传说。其中门坑溪为东钱湖的源头,是东钱湖七十二溪中最长的一条溪流,全长8000米。三溪流过洋山村庄,汇合后称福泉溪。福泉溪流经绿野村、下水东村入东钱湖。

05东钱湖陶公村

整个村域以陶公山为圆心,依山傍湖,村域周边核心特色地域景观可概括为“二山二岛一长填”,即陶公山、二灵山;湖心岛、陶公岛;一填分南北的陶公填。走进陶公村,你可以体会一种浑然天成的淡定从容,旷远与野趣,纯朴与风情,让人们远离喧嚣都市,无拘无束的畅游和栖居,蕴涵着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善终的五福之地陶公山,日出云蒸霞蔚,晴天波光粼粼,体验“一山观湖海”的胜景;空气清鲜、水质清澈、水鸟嬉戏,置身湖边,俨然“湖村合一”的世外桃源。

陶公村域范畴自然和人文遗迹丰富,并形成了独特湖心八景图,即钱堤烟波、陶公钓矾、清风香桂、澄湖明月,二灵掠影、霞屿锁岚、补陀洞天、山僧呼舶。2020年4月19日,入选第六批浙江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街区名单。

06建设村

背靠陶公山,面向东钱湖。因地理优势,村子自古就是躲战乱、避仇家的隐居之地,有着世外桃源的环境特征。它就是第四批市级历史文化名村——建设村。
相传,春秋战国时,范蠡曾携西施来东钱湖的伏牛山隐居,并自称陶朱公,那山名后来就改为陶公山。建设村左边的山坡上,过去有几根硕大的石柱,名曰“石柱堂”,相传是范蠡和西施的隐居之舍。
“家家有祠堂,户户有堂前,条条巷道通埠头”。建设村给人一种“湖中山尽钓矶处,轻鸥柳堤渔家停”的意境。与其他被山体环绕的村落不同,建设村是环绕山体而建,形成生长于山脚湖畔的带状环形村落。村中一棵600年的古银杏树,证明建设村的历史悠久。众多的河埠头,可以想见当年渔船停泊、妇女浣洗的热闹场景。

07利民村

利民村位于宁波市东钱湖东南面,背靠陶公山,面朝东钱湖,面积1.5平方公里。截至2019年,村里60岁以上的老人有500余人,80岁以上的老人有78人,是远近闻名的长寿村。

史氏宗祠始建于1842年,1876年重建,六扇大门,大厅两边为两层楼厢房。2015年,重新维修后,显得雄伟古朴。宗祠内设有八行堂,悬挂先祖遗像。

村中有上塔山庙、史氏宗祠、史长发当铺旧址、候舟亭、吴公祠、曹氏宅院等文物保护点,以及三官殿、史氏八行堂等宁波市历史建筑。是第一批宁波市历史文化名村。2020年4月19日,入选第六批浙江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街区名单。

08殷湾村

三面朝湖,一面连山。民居环绕一座小山而筑。《鄞县志》里写道:“东钱湖北面的殷家湾,旧时渔户糜集,渔舟泊岸,每当夜色朦胧、星月无光之际,有渔火闪烁、渔歌吆喝。”这说的便是曾经的钱湖十景之一——殷湾渔火。

殷湾村的居民中,无一殷姓。因为这里宋朝时为应氏故址。有人在写邑志时,把“应”写作“殷”,以后旧谱多写“殷”字。就这样,地名殷家湾就顺理成章地诞生了。

《鄞州地名志》中记载:“殷湾村民主姓郑,明洪武(1368-1398)年间从河南荥阳迁入定居,村内有郑氏宗祠,占地1000多平方米”。郑氏宗祠初建于清朝,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几经毁损和修缮,现保存完好。宗祠前门有石板广场。门前用两人高的石栏围护,还有一对入云的斗拱旗杆,威严又庄重。门楼前墙屋脊巍然,气势非凡,上书“源远流长”四字。祠内殿房由前殿、正殿、二附殿、两厢房等组成,栋宇错落有致。厢房有月洞门,高雅别致。整个祠堂布局精致,建筑考究,恢宏大气,雕刻精美细腻。其有九进十明堂之美誉,盛名于乡里。
部分照片来源于网络,若涉及版权或其他法律问题,烦请及时留言告之,我们会在24小时内作删除处理!

投稿公告

有相关宁波历史文化稿件
附上图文和联系方式,一经录用,可协商稿酬事宜

宁波档案综合整理
责任编辑 | 黄世芬
编辑 | 周巧灵
长按二维码获取更多信息
你的“赞”和“在看”,我都喜欢

宁波东钱湖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